2022 屏边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考察视角-构想苗医药发展新思路 二维码
228
发表时间:2022-07-02 20:14 屏边康养产业融合发展考察视角-构想苗医药发展新思路 信息来源:屏边苗族自治县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专班民族医药招商组考察视角与构想 2022年6月22日至26日,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族医药招商组由县政协副主席、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专班民族医药招商组组长黎明旺带队,共4人前往贵州省遵义市、铜仁市、凯里市和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进行考察、招商,行程3000公里。分别在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铜仁市印江县、松桃县,凯里市苗侗医药文化街和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䘵丰市、楚雄市,就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发展、利用等情况进行考察、招商。 累计考察了3家中医医院: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主旨考察院苗医馆与土家族医药传承人工作室)、楚雄市刘德章中医骨伤医院、䘵丰市康宁医院。实地拜访了8个苗医药、土家族医药、彝医药传承人才:王亚州,龙光桥,石再芬,唐荣成,吴海塔,钱常翠,张厚良,王敏。实地考察松桃县4家苗医馆:松桃晋阳武威苗药堂,寿增堂苗医苗药养疗馆,苗玳夫苗医苗药养疗馆,苗王药府)和3家彝医馆(楚雄市元福彝医馆,齐苏堂彝医馆,老拔云堂彝医馆);咨询了1家苗仁部落康养中心和2家苗药研发机构(凯里市贵州雄耀药业有限公司,贵州苗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走访了1家养老服务中心(䘵丰市金山金色家园养老服务中心)、1家康养理疗企业(曲靖市颐源堂)和凯里市苗侗医药文化街。考察组成员均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考察视角:首先,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在考察招商贵州铜仁市印江县、松桃县以及凯里市三个地方时,各地都依托中医院人才聚集优势,把研发特色苗医药、规范苗医药理论基础、传承苗医药技艺技法、传承传统理疗、宣传苗医药文化融为一体,在传承中应用发展民族医药。其次,建立苗医药数据库和宣传站推动苗医与苗药相结合平衡发展,把群众认可度高、疗效好、口碑好的各类苗医药传习人才列入数据库,并根据每个传习人才不同的特色医药疗法颁发相应的苗医药传承数据证书明确第一身份信息、或颁发非遗传承证,或通过乡村医生资格考试颁发乡村医生证、或师承方式学习合格后再推荐参加有关职业技能培训和考试获得资格,可给予传承人传承和发展各自特色苗医苗药的许可 …… 如:松桃苗族自治县制定了与传承和发展苗医药相关的自治条例暨《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发展条例》和实施细则,条例明确了传承人通过拿到乡村医生资格证或师承推荐考试拿到有关行医资格证或非物质文化产业或规范理论基础理法方药体系后可以开办传承苗医药有关的诊室诊所、医院、理疗室、养生馆等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采取在县中医医院落实“馆+堂”并行模式,开展土家族医药传承人工作室+人才引进苗医药学科带头人+传统中医药儿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其针对儿童的各种传统理疗、和师承传习工作、与培育苗医药专家团队服务民众的健康需求既减轻了农民的医疗负担又推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松桃县在中医医院内成立苗医药研究所,让已退休又有医疗资格有医疗名气的人开发苗医药集医疗、理疗、产品、学术、科普、宣传为一体的特色医疗康养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印江县在中医医院内成立苗医药专科,人才引进省级苗医药学科带头人培育专家团队保障后继人才,依据贵州省苗医药专科建设方向传承规范的苗医药理论基础,建立系统的苗医药理法方药数据 …… 楚雄州发展彝医彝药比较成熟,可以让本土的人在本州考彝医相关资格证就可以开办彝医馆,在当地培训技师或传承人相关业务后也可以开展理疗或有关彝医彝药传承活动 …… 视角回归,是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苗药的发展是关键,是各地民族医药人才代代相传是动力,民族医药复兴既要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的支持,更需要一群人去自信、去追逐、去传习,方可实现 …… 为了有效推动苗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松桃苗族自治县率先落地《苗医药发展条例》与实施细则。先后调动县中医医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唐海华(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人才)配合政策导向落实县苗医药协会与苗医药学会等实践工作。积极召唤深知苗医药理论基础和理法方药的传习人才王亚州(贵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配合政策导向落实县苗医药数据库与宣传站等实践工作! 松桃苗族自治县依据贵州省关于苗医药发展的政策导向,率先在全国5个苗族自治县中带头搭建苗医药协会、学会、数据库、宣传站等发展平台,率先落地苗医药保护发展条例。一方面:把全国五个单列苗族自治县中在当地比较有名气、有疗效的苗医药传习人才列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平台彼此学习交流借鉴,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把苗医药宣传好利用好。另一方面:向各级各部门逐级请示汇报,由省级出台若干政策措施从上到下,高层设计高位推动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贵州当地比较有名的传承人如果规范系统理论基础完善可溯性苗医药传承数据证书的第一身份信息就得以传承家传医药文化,理论基础符合传习规律的立项非遗保护传习,依法培育后继人才,发扬光大! 比如,松桃县苗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有:王亚州、唐海华、龙光桥、唐荣成、石仙妹、石再分、龙贵元、李杰、吴海塔、唐振豪等人文名录! 贵州凯里市退休干部张厚良同志曾经是凯里市副市长,也当过县委书记,他从小喜欢苗医药,也是苗医药传承人之一,为了推动苗医药发展,退休后创立贵州苗聚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多年来,一直边撰写有关苗医药书研发苗医苗药,参与主编了《中国苗药全集彩色图谱》一书(共三卷),该书已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民文出版项目库入库项目。公司已研发了至少2种苗药产品上市,同时参与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为苗医药资格考试落地贵州凯里奠定基础…… 云南楚雄州中医医院退休医生王敏,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医生,他勤心研究彝医药,推动了彝医药从业资格在楚雄州当地考试,也促成了当地彝族中医院的落地和发展 ,推动了彝族医药及相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搭建传承民族医药的平台。 搭建平台对传承和推动民族医药非常必要,也很迫切,政府需要在搭建传承平台上给予支持与担当,在贵州印江县中医医院院领导介绍:院方依据贵州“省、市、县”关于苗医药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落地院苗医药专科建设,初步成立院内苗医馆和土家族医药传承人工作室,由1位苗医药学科带头人王亚州老师负责申报省级苗医药专科建设项目落地本院,负责培育3位中医副主任资格的苗医药学科继承人轮流值班坐诊,由1位土家族医药学科带头人杨光银老师负责申报省级土家族医药专科建设项目落地本院,负责培育3位中医副主任资格的土家族医药学科继承人轮流值班坐诊 …… 是亮点! 楚雄州元福彝医馆、齐苏堂彝医馆,有退休民族医疗资源团队,又设置各类民族医药传承人诊疗室有资质证书,同时开展线上APP远程诊疗 …… 是亮点! 由于考察招商时间比较紧,没有更深入了解到各地“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才”在传承民族医药中政府给予的有利条件和所发挥的作用 ,总的看来,虽然传承和发展民族医药与政策规定(需要资格)产生了一定的冲突,但是当地政府也在努力逐渐推动民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迈出了发展民族的实质性步伐,与善于深挖应用民族医药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博大精深的各民族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暨中医药文化的基石,是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文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在贵州遵义市、铜仁市、凯里市以及云南省曲靖市、楚雄州的考察中,我们发现越是医药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病人越聚集。如:松桃县苗玳夫苗医苗药养疗馆,苗医药传人石再芬用各类中草药药材与苗药药材自制成一幅具有苗族服饰元素的图案,再融入苗族民间传奇故事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苗药名、来源、功效等讲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医馆内展现的古代各类名医及主要苗药苗医功效等图案,让人感觉医馆既是苗医药文化宣传站,又是病人值得信赖的医馆,这大大提高了办馆效益;云南楚雄齐苏堂彝医馆,以比李时珍《本草纲目》还早12年的彝族著名医药典籍《齐苏书》来讲述、传承彝族医药的博大精深,整个医馆宣传的是彝药发展使命、价值观、理念,医馆变成了民族医药宣传站,又成为病人信赖的医馆,生意十分红火。 重视培养民族医药人才,贵州省各地县委、县政府均高度重视培养本土中医类职业人才,民族医药类传承人才为目标,重视从已退休有医师资格的人中组建民族医药传承协会学会,主要负责苗医苗药文化的挖掘、传承、开发和利用,建立苗医苗药传承人资源库(覆盖到全国范围内、与跨国性民族医药传承人知名人士),使传承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既可以传承、开发民族医药,又可以学习传承多民族医药文化和医药的精髓,成为民族医药一专多能的人才! 同时,以名医名药效应带动康养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如:松桃县苗医苗药传承人石再芬,大学毕业后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一边以传承人名义给予开办苗医馆,一边协助其考中医药职业资格证书,让其到全国各地300多苗族医药传承人拜师学医,成为了当地职业院校客座教授,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医药传承人也到其拜师学医,成为当地苗医苗药传承能人,既带动了苗族医药的发展,又带动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互学互鉴发扬光大是关键,在考察遵义市苗医药发展动态时,贵州苗医药传承人才王亚州选择在湄潭县中国茶城政务中心与考察团对接,王亚州说:遵义湄潭有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的地关苗村苗医药特色明显,县苗医药学会填补了黔北苗医药文化空白。贵州苗医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传承良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贵州以苗医药为代表的各民族医药发展可喜,省人民政府出台若干政策措施推动苗医药特色发展特色教育继承创新,贵州中医药大学担当新的传习使命,目前贵州省苗医药团队率先带头破解苗医药学科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族规,遵循传善不传恶传坛不传空的族规,互学互鉴发扬光大是关键。在规范苗医药后继人才培育的实践活动中有中医博士10人、研究生20人、本科生30人,有西医博士5人、研究生15人、本科生25人,有大专生、中专生、职业技术人才、民间艺术人才、和无学历人才共上100余人自愿跟随本人学习苗医药理论基础和理法方药,其中有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2人、企业董事10人、在政在编人才20人,这个数据分享给您们考察团希望能够助推屏边苗医药继承创新、发展好、利用好苗医药五千年文化资源暨健康产业。 依据政策导向鼓励中西医人才学习苗医药特色是符合国情的,也符合国际医药发展动态!更是全民健康和乡村振兴的发展趋势! 欢迎屏边苗族自治县也推荐人才到贵州来互学互鉴共同分享规范的苗医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理法方药,推荐条件不受族别限制、不受性别限制、不受文凭限制、不受学历限制,培育人才测试只测试“悟性、理性”就可,希望能与屏边人民和屏边县委县政府携手光大苗医药特色! 在考察招商过程中看到制约民族医药发展的瓶颈: (一)地方民族医药保护条例不接地气和上位中医药法不贯通,致使民族医药发展与地方卫健局的政策执法产生了冲突,民族医药传承人才发挥作用受限,条例没有体现保护民族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遵循民族医药发展的客观事实。从考察贵州松桃、印江,云南楚雄等地的民族医药发展情况看,存在着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条例与政策执法发生了冲突。在贵州松桃虽然出台了传承、保护和发展苗医苗药的自治条例,但是因条例不接地气致使苗医药传人在从业活动过程中遭到了卫生监管部门的制止。如:松桃县一名擅长骨伤治疗,而且在省内外比较出名的苗医传人吴海塔大师开办了寿增堂苗医馆,就在考察组拜访吴大师的当天就看见吴大师被当地卫健局责令整改并被罚款的情况。 吴大师向与考察组陪同人员诉苦政府出台条例允许传人传承民族医药又被罚款的事宜 …… 。 吴大师与考察组陪同人员诉苦说县人大关于苗医药条例立法的会议在本馆启动,苗医药条例立法专家唐海华领导曾明确指出“遵循苗医药发展规律,不用管理西医的条条款款,也不用管理中医的框框套套”把苗医药套死,可是执法人员偏偏违背苗医药条例,生搬硬套使用管理中医西医的条条款款和框框套套来管理苗医药传承 …… 。 (二)搭建民族医药传承平台与实际应用产生了冲突,搭建的平台如同虚设。如:印江县中医医院开设有“苗医馆+土家族医药传承人工作室”,也有3位中医资格人和1位苗医学科带头人轮流值班坐诊,但是没有按照苗医药传承规律、没有按照苗医药理论基础和理法方药完善现代信息诊疗系统,土家族医药传承人工作室和苗医馆如同虚设。 (三)规范的民族医药市场无规范的民族医药理论基础 如:黔东南州苗侗医药一条街,有规范的民族民间医药市场,在走访20多家店铺过程中未见一家规范的民族医药理论基础和理法方药典范。 招商洽谈情况,民族医药招商组以名医名药名医馆为考察招商洽谈重点,热情招商引资为首要任务,通过向招商引资对象介绍屏边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客源渠道、招商政策、招商服务等,累计考察了3家中医医院,实地拜访了8个苗医苗药、彝医彝药传承人,实地考察4家苗医馆和3家彝医馆,咨询了1家苗仁部落康养中心和2家苗药研发机构,走访了1家养老服务中心、1家康养理疗企业和凯里市苗侗医药文化街。主要洽谈了8个知名苗医药传承人、6家当地知名医馆、康养企业1家、咨询了1家以康养为主的苗人部落、2家苗医药配方研发企业。考察期间,已有意向到屏边考察办医馆的有3家。下一步,民族医药组将以电话、QQ、微信等方式一一回访,依托我县举办各类节庆活动,诚邀各界人士临屏考察、投资。 从考察视角-构想屏边苗医药发展新思路: (一)以医院资源平台传承与开发民族医药及其文化。依托县人民医院或中医院有中医药医师资格优势和有行医资格的退休医生资源,在各类医院植入民族医养馆或者在外拓展民族医养馆的方式,整合县内外知名民族医药传承人资源,通过规范医养馆标准和操作流程,解决有医师资格证,但缺民族医药医疗经验缺社会影响力,有民族医疗经验、有社会影响力但又无法名正言顺行医的民族医药等问题,从而挖掘、传承和发展壮大各类祖传民族医药,推动屏边神秘的苗族医药特色,打造以苗医苗药为主的大健康旅游产业,逐步促使屏边县成为全世界向往的民族医药康养旅游圣地,实现后发赶超! (二)以夯实人才基石,推动民族医药的合法化。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引才和培养人才,一方面,招商引资和招商引才同步进行,引才跟着引资走。 比如,我们可以主动和松桃县康养为主题的苗仁部落合作、苗膳医药传承馆合作、苗医药数据库和宣传站合作,用他们的品牌效应,整合全国范围内苗医药传承人资源(在屏边创建全国名医名药传承人巡回坐诊工作站),利用本土或外聘中医药师、中医医师人才,打造属于屏边而且很有民族医药康养特色的苗仁部落或苗膳医药康养服务站。另一方面,以传承和发展苗医苗药为重点,精准定向培养本土苗族中医药职业人才,确保开办苗医馆的合法性和实效性,以此推动壮大苗医药产业的发展;也可以通过民族医馆改成民族医药传承室方式让传承人名正言顺把祖传医药秘方变为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民族医药康养体验城和神秘苗医药之乡。 (三)以研发和应用苗医药为重点推动苗族中医院落地屏边。采取政府+企业+民族医药传承人模式推动苗族中医院落地屏边,实现集苗医药文化宣传、研学、研发、数据、宣传、医疗理疗、针灸熏蒸、药浴足疗、保健养生、食疗等为一体的康养休闲的养疗医院。 政府主要负责建设、引导与监管,同时,推动制定与苗医药传承和发展相关的自治条例,确保苗医药传承有接地气的条例保障;企业主要负责引才和投资运营,设立县内外知名民族医药传承人工作站,允许传承人通过自己祖传秘方参与获取利益,并且由有资质医师监管,从而激发传承人传承民族医药的热情。 参考政策措施:详见附件 附件1:贵州省关于苗医药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黔府办发〔2015〕19号); 附件2: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发展条例与实施细则。 附件3:湄潭县苗医药发展措施(湄民政函【2017】09号)(湄卫计复【2017】19号)(湄科协发【2017】14号); 屏边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局四级主任科员、资源开发科科长、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专班民族医药招商组联络员(主要负责全国有名的苗医药招商引资到屏边,由此发扬壮大屏边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及文化)。联系电话:13769316786 李科长 屏边苗族自治县(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专班民族医药招商组)2022年6月29日
文章分类:
文化宣传
|